黨建領航促發展
封丘縣黃河灘區是河南省“三山一灘”扶貧開發的的重點區域,位于黃河大堤南側的老鴉張村地處封丘縣荊隆宮鄉西部,為整體搬遷村。由于受黃河水患等地理因素影響,整個灘區自然資源匱乏,產業項目更是寥如晨星。然而,近年來老鴉張村在上級黨委政府的領導下,村兩委大力發展蔬菜瓜果等一系列采摘經濟,探索出一條黃河灘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為此,他每天披星戴月奔走在田間地頭,了解土地使用情況;茶余飯后,就和村民蹲在家門口嘮嗑;周末休息日,就組織黨員干部到會議室學習黨的方針政策理論知識。
通過學習,張宏嶺認識到村“兩委”是聯通群眾與上級黨組織工作的重要紐帶,是打通為民服務“最后一米”的關鍵所在,也是確保黨的路線方針政策和決策部署貫徹落實的基礎。村黨支部有沒有戰斗力,村干部在群眾心里有沒有威信,關鍵在于村‘兩委’一班人怎么做,讓老百姓怎么看。滿意不滿意,得老百姓說了才算。”
村兩委會上,履職后的村“兩委”班子成員紛紛表示,要加倍珍惜這來之不易的機遇,倍加珍惜上級黨組織的信任和群眾的支持,切實履行好自身職責,真正為群眾辦實事、辦好事。村兩委班子團結、合作,充滿了凝聚力、戰斗力。在日后的各項工作中分發揮了村黨支部的戰斗堡壘作用。”
在工作中,張宏嶺帶領兩委班子積極落實“三會一課”、主題黨日、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組織制度,嚴格執行“四議兩公開”工作法,規范村級矛盾調解化解制度,完善黨務、村務監督機制等各項有力措施,在黨建領航下,以經濟發展為主線,竭力為群眾搞好服務,把黨的各項中心任務與群眾的利益訴求有效對接融合,扎實推進各項工作。
特色種植助農增收

早在2014年,張宏嶺當選村委會主任后看見群眾澆地難,就自己出資十萬元給村里的農田打了二十眼水井。
那時,張宏嶺還帶領部分群眾種植大櫻桃將近四百畝,目前已經成為豫北最大的櫻桃采摘基地,為種植戶年創收入三百余萬元,帶動就業崗位四五百個,讓村里群眾足不出村都能掙到錢,F在,每到櫻桃成熟季節,幾乎天天都有數千人從四面八方趕來觀光采摘。
脫貧攻堅戰開展以來,,在縣鄉黨委政府的領導下,老鴉張村黨支部一手抓產業扶貧,一手抓易地搬遷。產業扶貧方面,著力調整種植結構,積極探索“合作社+基地+農戶(貧困戶)”模式,F已培育出的萬坤種植合作社和國寶櫻桃種植合作社,分別帶貧29戶和14戶。2019年秋,荊隆宮鄉黨委幫助萬坤合作社從外地引進了蜜瓜品種,發展了100余畝蜜瓜產業基地。
2020年5月底,萬坤種植合作社在封丘縣黃河灘第一次種出的蜜瓜喜獲豐收,但受疫情等多重因素影響,批發市場蜜瓜價格同比下降50%以上,
情急之下,張宏嶺帶領村兩委班子聯合一群省城的機關青年黨員多維度參與蜜瓜推廣銷售。一是樹品牌優門面。一面幫忙廣泛征集瓜名(黃河灘封丘蜜瓜),一面請縣科協工作人員到合作社指導優化淘寶店店面設計,并公開征集店名(黃河灘希望農場)。
二是借平臺找銷路。青年黨員們既積極對接中原銀行,通過“中原吃貨地圖平臺”推出蜜瓜,又主動聯系河南廣播電視臺民生頻道,通過“小莉幫忙”節目推薦蜜瓜。三是搞團購促銷售。
省城來的青年黨員先后動員武漢大學河南校友會等公益組織和新鄉市華源電力公司等愛心企業,通過團購來促銷。從5月31日蜜瓜開售,到6月10日蜜瓜全網下線。短短11天時間,通過電商和團購等渠道累計銷售密瓜18萬斤,完成銷售收入43萬元,實現凈利潤12萬元。徹底解決了合作社的銷售難題,也探索出一條黃河灘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的新路子。

據悉,這是河南第一次舉辦灘區特色農產品交流展銷會,塑造黃河灘這一區域品牌第一槍就此在老鴉張村打響了。河南日報報業集團三農實業有限公司、建行善融商城、中原銀行吃貨地圖平臺、熊貓傳媒河南分公司(覓建商城)相關負責人也蒞臨現場,為重點展品進行公益帶貨,引來省市縣多家媒體進行宣傳報道。
疫情防控沖鋒在前
新冠肺炎疫情發生后,作為黨支部書記張宏嶺堅持走在抗疫最前線,把黨建引領貫穿疫情防控全過程,把疫情防控阻擊戰作為檢驗黨員干部的“試金石”和歷練干部的戰場,老鴉張村疫情防控、復工復產等工作平穩有序,穩健前行。2020年農歷大年初一,張宏嶺接到上級政府的通知才知道疫情非常嚴重,就立即帶領全村一百多名黨員到各個入村口進行二十四小時把守,嚴禁一切人員出入。同時通過農村大喇叭、張貼橫幅標語、微信群等多種形式,大力宣傳疫情防控知識,使村民家喻戶曉、人人皆知。
在疫情防控的關鍵時刻,張宏嶺毅然決然的堅守在疫情防控一線,困了就喝口涼水提提神,冷了就在卡點旁活動活動,他以實際行動將群眾的健康安全責任牢牢扛在了肩上。
有些日子,張宏嶺親自帶領年輕黨員背著噴霧器給全村一千多戶群眾家里消毒,發動群眾捐款捐物,給貧困戶五保戶送米面油菜,測量體溫。
貧困戶張道葉生了病,張宏嶺二話沒說開著自己的車把她送到了醫院,又墊付上醫藥費,買來飯菜端到她病床前。張道葉感動的熱淚盈眶。

如今,伴隨著灘區遷建步伐的推進,新興的荊隆宮鄉遷建集中安置區內,老鴉張村的37棟樓房、1054套住房已經完工。世代與黃河水患為鄰的村民即將開始搬遷,過上幸福的美好生活。
張宏嶺帶領村兩委班子以黨風帶村風,村風帶民風。抓黨建、強基礎、育產業,奏響了一首響亮的鄉村發展“三部曲。
共0條 [查看全部] 相關評論